水泥業(yè)并購:中國建材 海螺水泥 冀東水泥“三國演義”

  中國的水泥行業(yè)正在東部各省展開一場硝煙彌漫的收購爭奪戰(zhàn),不僅原有的龍頭企業(yè)急于擴張,外資巨頭虎視眈眈,更有中國建材集團和中國材料集團兩大央企縱橫揮戈。在這場混戰(zhàn)中,行業(yè)格局、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市場地位隨時面臨新的變化,一些原本看似缺乏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或許一夜間成為彌足珍貴的投資標的,而市場看好的企業(yè),其價值也可能在瞬間消解。 這一切都取決于對弈者的全局策略和局部戰(zhàn)斗能力,而中國建材是影響整個戰(zhàn)局的最重要的力量。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向本刊表示,中國建材旗下中聯水泥、南方水泥和北方水泥三大平臺將主要布局在東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未來將形成2-3億噸水泥年產能,占中國市場的20%。中國建材的擴張勢必改變現有水泥行業(yè)的競爭格局,海螺集團、冀東水泥、華新集團、山水水泥、亞泰等原有的區(qū)域水泥龍頭企業(yè)不僅擴張受到制約,現有的市場空間也將受到擠壓,必須群求突破,而另一個水泥業(yè)的央企巨頭中國材料集團也開始大舉收購謀求擴張。一場央企巨頭和區(qū)域龍頭的擴張和反擊正在上演。

  近幾年中國的水泥行業(yè)經歷了國內龍頭企業(yè)和外資的輪番并購,而央企大手筆的并購成為2007年的一大特征。中國建材集團的控股子公司中國建材,攜央企的背景和在香港上市的資本優(yōu)勢在內地水泥行業(yè)掀起軒然大波,行業(yè)原來版圖面臨重構。水泥行業(yè)各路諸侯感受到競爭的壓迫,紛紛向目標區(qū)域挺進,通過收購或新建等方式進行快速布點,爭奪戰(zhàn)略性目標。

  因為受市場半徑限制(250-300公里),水泥行業(yè)的布局非常關鍵--就像一盤圍棋,需要合理布置棋子,才能形成強勢以克敵制勝。而要想把地域內的水泥布點連成片,形成競爭優(yōu)勢,關鍵的“棋筋”甚為關鍵。各行政大區(qū)內的重點企業(yè)便是這類“棋子”,如華北的冀東水泥、山水集團;東北的亞泰集團;華東的海螺水泥、江西水泥;華南的福建水泥;西北的天山股份、賽馬實業(yè)等。這些企業(yè)一般在區(qū)域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拿下它等于拿下了某個區(qū)域市場。

  但這是一場混戰(zhàn),是相互廝殺,在你向別人營地進攻的同時,自己或許正是他人的攻取目標。

  混戰(zhàn)冀東水泥

  唐山市豐潤區(qū)林蔭路兩側,比肩接踵坐落著大大小小的水泥企業(yè),白色揚塵飄灑在冬日的寒風里,是水泥工業(yè)帶給這個城市最明顯的顏色。

  全國第二大水泥企業(yè)——冀東水泥是這里的支柱企業(yè),眼下產銷兩旺。因為今年入冬的華北水泥市場一反常態(tài),由于天津環(huán)渤海經濟區(qū)、唐山曹妃甸港區(qū)、南堡油田等大型項目的開工建設,季節(jié)性淡季并沒有出現,水泥供不應求,價格不斷上漲。而在市場火熱背后,一場對冀東水泥的爭奪戰(zhàn)也在明暗中加快了速度。

  “海螺水泥最近明確表示要購買冀東水泥定向增發(fā)的股份,海螺創(chuàng)投公司(由海螺集團下屬企業(yè)的8名高管和7750名職工通過四家工會投資設立)也在二級市場收購冀東水泥的股份。中國建材集團在華南、華東大量收購水泥企業(yè),現在又向北方挺進,作為行業(yè)老大的海螺一定也在做戰(zhàn)略考慮?!币晃恢槿耸扛嬖V本刊記者。

  據了解,冀東水泥是國內三大一線水泥企業(yè)之一(其他兩家分別是海螺水泥和華新水泥),今年5月,冀東水泥公告稱:擬斥資50億余元,投資10個水泥及關聯項目,其中30億余元的資金通過定向增發(fā)不超過2.5億股股票解決,此舉將關系到冀東水泥產能能否達到3500萬噸規(guī)模、能否提高區(qū)域市場掌控能力、行業(yè)的排名和競爭力能否進一步上升,牢固自己的“三北”(華北、東北、西北)市場主導地位。但冀東水泥的擴張之舉也給了虎視眈眈、伺機進入冀東水泥的其他企業(yè)以難得的機會。

  中國建材在今年9月在杭州注冊成立南方水泥后,欲在華北組建“北方水泥”,冀東水泥顯然是中國建材看中的“棋筋”。今年10月8日,中國建材與唐山市簽署合作框架協(xié)議,計劃以唐山市水泥企業(yè)為主體,三年內將“北方水泥”打造成為營業(yè)收入超百億元的、北方地區(qū)水泥行業(yè)的旗艦企業(yè)。但僅僅半個月后的10月23日,水泥行業(yè)中另一家央企中國材料集團也與唐山市在北京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與唐山市就水泥等領域進行全面合作。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在接受本刊專訪時異常謹慎:“不要渲染我們準備打造的北方水泥,也別揣測我們最終要以哪家水泥公司為整合主體,以免引起股價異動?!?/FONT>

  據了解,在南方水泥、中聯水泥兩大平臺具備雛形后,中國建材構建北方水泥也是看好環(huán)渤海經濟區(qū)、曹妃甸港區(qū)等華北市場的水泥需求潛力。而其北方水泥要在三年內成為百億收入的北方旗艦,必須要借助一家大型的水泥企業(yè),以該企業(yè)為基礎,然后再通過并購等方式進一步擴張。

  雖然在與唐山市簽訂的框架協(xié)議中,并未說明合作主體是誰,但唐山當地人士給本刊記者分析:“唐山水泥企業(yè)雖然多,但都是些小規(guī)模企業(yè),而且多是立窯水泥廠,未來是將被淘汰的落后工藝,中國建材肯定不會要。稍微大一點的干法水泥就是唐山市曙光水泥廠,有一條日產2500噸的生產線,但這樣的規(guī)模相對中國建材的宏大規(guī)劃,顯然不能匹配,所以,我認為中國建材的目標就是冀東水泥?!?/FONT>

  近日本刊記者走訪唐山市水泥企業(yè),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本刊:“現在華南投資增速已明顯放緩,水泥需求剛性減弱,而華北市場煤炭價格相對偏低、水泥市場需求旺盛,價格高,利潤很好,所以華北成為大家爭奪的主戰(zhàn)場。而冀東水泥是華北市場上的老大,在華北、東北、西北市場上均處主導地位,在整個北方,可謂是得冀東者得天下。中國建材、中材集團和海螺等都十分清楚這個局勢?!?/FONT>

  冀東水泥作為中國新型干法水泥工業(yè)的搖籃,擁有兩個“第一”:國內第一條現代化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第一條日產4000噸國產化示范線?!氨奔綎|,南海螺”曾為我國發(fā)展新型干法水泥的佳話。 而且,目前冀東水泥也是國家重點支持的12家全國性大型水泥企業(yè)集團,在行業(yè)中的地位僅遜于海螺水泥,位居第二。

  冀東水泥的一位高管告訴本刊,目前,北京、天津水泥市場年需求量3500萬噸左右,而產能只有1800萬噸左右。而且,因為環(huán)渤海經濟區(qū)等建設,在未來15-20年里,每年將新增水泥需求1000萬噸。而且隨著煤炭漲價,煤炭已經占到水泥生產成本的50%以上,而冀東水泥的煤炭價格低于海螺水泥、華新水泥等企業(yè)。今年三季報顯示,冀東水泥的凈利潤、主營收入遠遠高于海螺水泥。

  而多家企業(yè)的爭奪使冀東水泥的資產價格飆升,據本刊了解:十幾家投資者計劃參與冀東水泥定向增發(fā),有的機構已經給出了每股15元以上的價格。當初,確定的價格是不低于11.45元,這是董事會前20個交易日平均股價打九折計算出來的。

  對中國建材、中國材料集團等大型集團的兵臨城下,冀東水泥的上述高管對本刊說:“不管誰來,一個前提是:不能動我們的戰(zhàn)略布局?!钡瑫r也表示,冀東水泥發(fā)展態(tài)勢不錯,本身沒有被收購的需求,可作為國企,是否引進新的投資者卻是國資委的事情。

  但這位高管對中國建材、中國材料集團的收購模式十分關注,尤其是對南方水泥的運作模式。因為大家判斷市政府如果一定要在這兩家中選擇一個,前者的可能性更高,畢竟,海螺計劃認購冀東水泥定向增發(fā)股份也是戰(zhàn)略性投資,比例不高,而中國材料集團在水泥行業(yè)的整合力度和聲勢看上去不如中國建材。

  據本刊了解,最終能否將冀東水泥攬入旗下,關健看各家的資金實力。

  “落子”南方

  各家水泥巨頭爭奪冀東水泥,源自冀東的戰(zhàn)略地位,也是由于當前中國水泥市場的并購整合熱潮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中國建材下屬的南方水泥橫空出世,觸發(fā)了水泥行業(yè)的鏈式反應,一定程度上是這場狂熱運動的催化劑。

  今年9月26日,中國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正式掛牌,擬通過并購及聯合重組等方式整合浙江、江西、上海、湖南、福建等南方“四省一市”的水泥企業(yè),盡快使其水泥產能占浙江區(qū)域40%-50%,并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公司水泥產能達到1億噸,成為東南四省一市地區(qū)的核心企業(yè)。

  華南、華東經濟發(fā)達,水泥需求量大,有市場潛力,是水泥行業(yè)兵家之地。海螺水泥的“T”字型戰(zhàn)略就是瞄準的這片區(qū)域。如果將這片市場據為己有,并能做大1億噸的產量,中國建材就真的成為水泥行業(yè)領軍企業(yè),畢竟,行業(yè)老大海螺也才只有不到7000萬噸。

  中國建材設立南方水泥的構想源自2004年,當時還曾期望借助外資的力量進一步整合中國的水泥市場。早前,中國建材集團總裁曹江林向媒體透露,當年,在宋志平帶隊下,中國建材高層赴海外考察,拜訪了拉法基等全球知名企業(yè),尋求合作。

  “當時,我們的水泥業(yè)務主要在淮海經濟區(qū),產能很小。拉法基問我們在哪里合作,宋總和我都不約而同地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南方水泥。”曹江林說。據介紹,中國建材之所以選擇在南方地區(qū)建立水泥聯合企業(yè),一是中國建材在福建水泥、江西水泥上擁有股份,有產權關系;二是東南區(qū)域富庶,水泥有剛性需求;三是該區(qū)域沒有大的領軍企業(yè)。

  為達目標,南方水泥不僅計劃拿出100億元(一期投資35億元)的資金,而且還做了精巧的股權安排。

  據了解,南方水泥的股權結構:中國建材集團控股的中國建材對其持股75%,浙江邦達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2.5%,江西水泥持股4%,湖南省國資委和尖峰集團分別持股3%,北京華辰世紀投資公司持股2.5%。

  這樣的股權安排,顯示出中國建材這家央企的智謀與經驗:拋開容易引起敵對的直接股權收購,將目標市場中的主導企業(yè)江西水泥、尖峰集團拉進南方水泥的股東組合里,用南方水泥進行大規(guī)模收購。一是對方容易接受;二是可以分享南方水泥未來的成長性,有吸引力,尤其是傳言南方水泥計劃做大規(guī)模后單獨拿到海外上市。而湖南省國資委加盟南方水泥也將有助于減輕南方水泥在湖南的收購整合的難度。

  而與合作伙伴后續(xù)的股權安排也更具吸引力。據了解,按照合作協(xié)議,南方水泥與江西水泥的股權安排存在幾個層次:一是江西水泥出資1.4億元投資南方水泥;二是在南方水泥成立后,由南方水泥和江西水泥各出資5億元,成立南方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由江西水泥合并報表。這樣安排的好處在于江西水泥即借助央企完成區(qū)域內的水泥整合,又透過合并報表及持股南方水泥,使上市公司分享收益。尖峰集團也是類似安排。尖峰集團也在上市公司層面參股南方水泥,同時將尖峰在浙江境內的水泥業(yè)務的控股權讓給南方水泥,但在潛力更大的湖北,尖峰則仍然保留60%的股權。而且尖峰集團和南方水泥組建的銷售公司,兩者各占50%,這等于是將南方尖峰的銷售權部分收歸己有。

  此外,浙江邦達投資有限公司持有12.5%南方水泥股權也很頗有深意。這部分股權的擁有者是浙江等新被整合的水泥企業(yè)的管理層。這種股權安排也產生了部分激勵作用,刺激了這些企業(yè)與中國建材合作的積極性,"南方水泥有分拆到海外上市的計劃,真的上市成功,股權將大幅增值,這些企業(yè)管理層的個人財富將暴漲。"一位接近中國建材高管層的人士告訴本刊。

  同樣,如果南方水泥能夠獨立上市,作為南方水泥的股東,江西水泥、尖峰集團等公司都是贏家。即便不能獨立上市,也可以采用換股方式,直接將南方水泥股份換成中國建材的股份。

  拿下尖峰集團,南方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