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脹劑與鋼纖維協(xié)同增強高強輕骨料混凝土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頁巖陶粒輕骨料,配制出28d抗壓強度為64.6M Pa的高強輕骨料混凝土,并研究膨脹劑和弓形鋼纖維增強該混凝土的效果。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帶模養(yǎng)護條件下,膨脹劑在一定摻量內(nèi)可小幅增強該混凝土;而鋼纖維可明顯增強該混凝土,且隨體積摻量的提高而效果顯著;在同時摻入膨脹劑和鋼纖維時,可產(chǎn)生協(xié)同增效效果,使該混凝土的抗壓、抗折及劈裂抗拉強度均有更顯著的增長。
[關(guān)鍵詞] 膨脹劑;高強;輕骨料混凝土;鋼纖維;增強
[中圖分類號] TU528.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3550-(2006)05-0035-03
1 前言
隨著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建設(shè)及大尺寸與大跨度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應(yīng)用,對混凝土的高強度、輕質(zhì)量和高柔韌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對于高強度輕骨料混凝土而言,最近幾年有著廣泛的研究和應(yīng)用。但是,高強度輕骨料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較低,并具有易脆性,阻礙了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使用[1-2]。而把鋼纖維加入到高強度輕骨料混凝土中,對于提高混凝土的各種性能,尤其對于提高拉壓比、抗震阻力和抗裂性能等有重要的影響[3]。此外,在混凝土中摻入膨脹劑,其膨脹組分能使混凝土產(chǎn)生體積膨脹,由此可抵消混凝土的干縮變形或使混凝土產(chǎn)生預(yù)應(yīng)力,使結(jié)構(gòu)減少開裂或使抗拉性能可得到有效的改善。而將鋼纖維和膨脹劑同時摻入到高強輕骨料混凝土中,來研究協(xié)同增強效果,在國內(nèi)尚未開展。因此本文采用頁巖陶粒輕骨料,配制出高強輕骨料混凝土;并在此基礎(chǔ)上,研究了膨脹劑和鋼纖維對該高強混凝土基體的增強效果。
2 試驗及分析
2.1 試驗用原材料
膠凝材料:秦嶺P·O42.5R 水泥,其3d 和28d 強度見表1;硅灰,青海山川鐵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堆積密度210 kg/m 3,密度2.23g/cm 3,其化學(xué)成分見表2。砂:灃河中砂,堆積密度1450 kg/m 3,表觀密度2620kg/m 3,細度模數(shù)2.52;含泥量0.3% 。
外加劑:自配,摻量2% ,減水率30% 。
輕骨料:頁巖陶粒,湖北宜昌生產(chǎn),堆積密度805kg/m 3,表觀密度1660kg/m 3,最大粒徑20m m ,1h 吸水率7.0% ,筒壓強度8.1M Pa。
膨脹劑:陜西西安交紅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建筑外加劑廠生產(chǎn)的交紅牌AEA- 2型膨脹劑。
鋼纖維:加密克斯弓形鋼纖維,上海貝爾卡特—二鋼有限公司生產(chǎn),型號RC—65/35—BN,直徑0.53m m ~0.57m m ,抗拉強度1145M Pa~1545M Pa,長度32.0m m ~38.0m m ,平均長徑比
63.6。
2.2 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制和測試
2.2.1混凝土的配合比為使水泥基體的強度足夠高,將水膠比控制在0.27~0.28,并摻入膠凝材料總質(zhì)量9% 的硅灰。硅灰的摻入,除可提高水泥石基體強度外,還可以協(xié)同提高鋼纖維的增強效應(yīng)[4]。
注:未摻鋼纖維和膨脹劑時混凝土的表觀密度為實測值,其余為計算值。
膨脹劑摻量為內(nèi)摻10% 、15% 和20% ;鋼纖維摻量為體積摻量1% 和2% 。在計算及試配的基礎(chǔ)上,得到配合比如表3。
2.2.2 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的攪拌及成型:首先把膠凝材料、鋼纖維、細骨料和粗骨料攪拌約3 分鐘,再加入水和外加劑拌和5 分鐘。將混凝土拌合物裝入鋼模,在振動臺上振搗并壓實,放入標養(yǎng)室?guī)?/P>
標養(yǎng),待7d 或28d 拆模后測強度。
2.2.3 強度的測試
測試抗壓強度和劈裂抗拉強度用100m m ×100m m ×100m m 試件;測試抗折強度用100m m ×100m m ×400m m 試件。在不同齡期分別測試抗壓、抗折和劈裂抗拉強度,抗壓強度實測值乘以0.95 折算,抗折強度和劈裂抗拉強度實測值乘以0.85 折算。
2.3 膨脹劑和鋼纖維對混凝土增強效果
2.3.1 膨脹劑對混凝土的增強效果
在參照膨脹劑試驗方法的情況下,按表3 中的配比(不加輕粗骨料和鋼纖維),不同摻量下的膨脹率見表4。
從表4 可見,膨脹劑的膨脹效應(yīng)在7d 已經(jīng)基本達到,28d的膨脹率增幅很小;膨脹劑的摻量增大,膠砂試件膨脹率增大,但膨脹劑摻量20% 時的膨脹率較摻量15% 時膨脹率增幅較小。
在配制出的高強輕骨料混凝土中內(nèi)摻入10% 、15% 和20% 的膨脹劑,混凝土不同齡期的抗壓、抗折和劈裂抗拉強度值及膨脹劑的增強效果如表5 所示。
從表5 中可見,膨脹劑除在20% 摻量時,對該輕骨料混凝土的7d 抗壓強度有負面影響外,在10% ~20% 摻量范圍內(nèi),對強度均有小幅的增強效果;且在15% 摻量下效果最好,在10%時次之,在20% 時最小。這主要是膨脹劑與水泥發(fā)生水化反應(yīng)生成膨脹性的鈣礬石,在帶模的約束養(yǎng)護下,使混凝土內(nèi)部更加致密,也可能提高了水泥石/ 骨料的界面強度。這種增強效果在0% ~15% 范圍內(nèi),隨膨脹劑摻量增大而效果提高。但是,因為高強輕骨料混凝土的強度主要取決于粗輕骨料的強度,所以,膨脹劑對混凝土的增強效果并不顯著;又因為,在膨脹劑內(nèi)摻20% 情況下,水泥和硅灰的份額減少,所以致使內(nèi)摻膨脹劑20% 時混凝土的強度較15% 時有一定的降低。
2.3.2 鋼纖維對混凝土的增強效果
在高強輕骨料混凝土中摻入1% 和2% (體積摻量) 的鋼纖維,對混凝土不同齡期的抗壓、抗折和劈裂抗拉強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表6 所示。從表6 可見,體積摻量1% 和2% 的弓形鋼纖維可以使混凝土的28d 的抗壓強度提高了6% 和18% ,抗折強度提高了33% 和63% ,劈裂抗拉強度提高了58% 和102% ,增強效果顯著。
鋼纖維對抗壓強度的增強效果,表現(xiàn)在在抗壓過程中可以阻止裂縫的發(fā)展,從而增強混凝土的極限抗壓強度。在鋼纖維小于2% 的體積摻量范圍內(nèi),混凝土抗壓強度隨鋼纖維摻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長率一般在20% 以內(nèi),并不能大幅度使抗壓強度得以提高。
對混凝土的抗折強度和劈裂抗拉強度的增強效果,主要是源于鋼纖維接受基體通過界面粘結(jié)力傳遞的荷載,可以約束裂縫的延伸和橫貫裂縫傳遞內(nèi)力,這時鋼纖維與基體作為整體共同承擔荷載,使承載能力顯著提高。當鋼纖維與混凝土基體之間的界面粘結(jié)強度達到極限時,此時鋼纖維從纖維錨固最短、受力最大的裂縫處開始,依次從基體中拔出,鋼纖維混凝土的承載能力逐漸減少直至破壞。因此,鋼纖維的摻量越大,對裂縫的約束作用和傳遞內(nèi)力的作用越強,且破壞時由于纖維拔出所消耗的能量也越大,所以增強效果越好。而且,鋼纖維對劈裂抗拉強度的增強效果要優(yōu)于對抗折強度的增強效果。
2.3.3 膨脹劑與鋼纖維對混凝土的協(xié)同增強效果
膨脹劑和鋼纖維單獨摻入高強輕骨料混凝土中均能起到增強效果,而在混凝土中同時摻入膨脹劑和鋼纖維時,產(chǎn)生了更加顯著的協(xié)同增強效果,
詳見表7 和表8。由表7 可見,由于膨脹劑和鋼纖維的同時摻入,使增強效果更加顯著,如28d 齡期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最大可達82.7M Pa,抗折強度可達14.0 M Pa,劈裂抗拉強度可達11.0 M Pa,與基準的相應(yīng)對比率為128% 、187% 和244% 。
由表8 可見,膨脹劑和鋼纖維產(chǎn)生的協(xié)同增強效果較理論情況(見注釋)有了更大的提高,產(chǎn)生了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這主要是因為混凝土中的鋼纖維可以限制基體的變形,包括干縮或膨脹[5]。在摻入膨脹劑后,混凝土基體會產(chǎn)生一定量的膨脹,而帶模養(yǎng)護和鋼纖維的摻入約束了這種膨脹,致使混凝土更加密實,使水泥石與粗骨料界面、鋼纖維與基體界面的強度都可能得到了增強,因此表現(xiàn)出明顯的協(xié)同增強效果。
3 結(jié)論
?。?)在帶模養(yǎng)護條件下,一定量的膨脹劑和鋼纖維單獨摻
入高強輕骨料混凝土?xí)r,均能起到一定的增強效果,其中膨脹劑的增強效果較小,而鋼纖維增強效果較大,且隨體積摻量的增大,效果顯著。
?。?)膨脹劑和鋼纖維同時摻入到高強輕骨料混凝土?xí)r,由于帶模養(yǎng)護和鋼纖維的摻入約束了混凝土基體的膨脹變形,而起到了協(xié)同增強的效果,使混凝土的強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秦國新.CL50高強度輕骨料混凝土大跨度現(xiàn)澆結(jié)構(gòu)中的應(yīng)用[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00,(5).
[2]戴競.輕骨料混凝土橋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公路,2002,(12).
[3]張曉峰.鋼纖維對輕骨料混凝土剪力墻抗震性能的影響[J].建筑技術(shù)開發(fā),1998,(12).
[4]HandongYan,W eiSunand HuisuChen.Theeffectofsilicafum eand steelfiber on the dynam ic m echanicalperform ance of high-strengthconcrete[J].Cem entandConcreteResearch,1999,29(3):423-426
[5] O.Kayali,M .N.Haque and B.Zhu.Som 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trengthfiberreinforcedlightweightaggregateconcrete[J].Cem entandConcreteCom posites,2003,25(2):207-213
[作者簡介] 李國新(1975-),男,講師,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建材材料。
[單位地址] 陜西西安雁塔路13號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ué)材料學(xué)院建材研究所(710055)
[聯(lián)系電話] 13572113139 E-m ail:liguoxin0315@ 126.com
[收稿日期] 2005-08-03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wǎng)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